六顺网 > 体育健身 >

立冬养生四大原则

时间: 梓炫 体育健身

立冬是冬季。立冬顾名思义就是冬天来了,在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冬养生四大原则,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。

立冬养生四大原则

立冬养生四大原则

1、立冬饮食养生以增加热量为主

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,使人体的甲状腺素、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,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,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,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。

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。所以,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,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。狗肉、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鹿肉、虾、鸽、鹌鹑、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,产热量多,御寒效果最好。

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,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,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,使基础代谢率增强,皮肤血液循环加快,抗冷御寒,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。含碘丰富的食物是:海带、紫菜、发菜、海蜇、菠菜、大白菜、玉米等。

2、立冬养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

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,因此,往往一个冬季过后,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,如缺乏维生素C,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、牙根肿痛、出血、大便秘结等症状。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,如甘薯、马铃薯等。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B,还有维生素A,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。多吃薯类,不仅可补充维生素,还有清内热的作用。

此外,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,除大白菜外,还应选择圆白菜、心里美萝卜、白萝卜、胡萝卜、黄豆芽、绿豆芽、油菜等。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,要经常调换品种,合理搭配,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。

3、立冬饮食要增苦少咸

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,肾气会更旺,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,使心脏力量减弱,影响人体健康。

因此,在冬天里,要少食用咸味食品,以防肾水过旺;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脏,增强肾脏功能,常用食物如:槟榔、橘子、猪肝、羊肝、大头菜、莴苣、醋、茶等。

4、立冬补冬不可盲目“进补”

在补冬的同时,需要注意的是,进补时,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,最好先做引补,一般来说,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、花生仁加红糖,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,以调整脾胃功能。

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。如吃“腊八粥”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。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、芝麻粥可益精养阴、萝卜粥可消食化痰、胡桃粥可养阴固精、茯苓粥可健脾养胃、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。

立冬养生吃什么

在进入冬天只要注意预防各种高发疾病,因为在这冬季中,治疗疾病还不如进行好好的进行预防疾病。因此增强体格以及养生保健也是显得非常的重要。在进入立冬之后应该要注意预防流感和感冒,以及呼吸系统疾病。冬季也是老年人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,也是高血压、哮喘高发疾病季节,所以特别要注意环境的变化,做好防范。寒冷的冬季也是关节炎高发季节,注意要保暖适当休息和运动相结合,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关节损伤。

进入冬季之后,除了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之外,还要早睡晚期多运动才是最重要。特别是在立冬以后,应该早睡晚期让睡眠时间更长一些,才能够更好的恢复体力。最好是等到太阳起来之后再起来运动,同时值得注意在运动之前也要做好准备活动,运动量慢慢的增加,避免在寒冷中锻炼。在平时也要多晒太阳。在晚上也要坚持用热水洗脚,消除疲劳感,能够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。

在进入冬季之后,要针对加以食疗,特别是本身患有疾病,就应该要听从医生的嘱咐,千万不用盲目的进行食疗。对于糖尿病患者,可以采用淮山药、葛粉等作为食疗萍,但是禁用含有糖分较多的食物。对于血脂、动脉硬化、患有冠心病患者,绝对不能食用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分食物。比如甲鱼、桂圆、葡萄干等。因为进食这一类食物,不但对病情没有好转,反而会助长病情的发展。因此这类病患者在饮食上更应该注意,以防造成病情变得更加严重。

在寒冷冬季,食补显得更加的重要。在冬天气温过低人体内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热量,就需要增加一定的糖分和脂肪以及蛋白质分解。能够产生热量的食物,适应机体的需要。所以应该多次含糖类、脂肪、蛋白质、维生素等食物。同时在寒冷冬天人体的泌尿系统也会受到影响,排尿增加,排出更多的钠、镁、钾、钙等元素。因此更需要多补充一些含这些微量元素的食物,同时还可以多吃蔬菜,水果,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等。

在立冬来临,天气变得更加寒冷,女性应该注意防寒之外,在饮食方面也要以温补为主。因为秋燥刚刚结束若是此时多食用含热食物,只会造成体内上火。因为需要顺应气节来进行调理身体,避免造成身体适得其反,给健康带来影响性。

立冬养生注意预防三种疾病

感冒

立冬过后气候多变化,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。此时感冒的预防,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,增加户外活动,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至关重要;要适当多饮水,多吃水果;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,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。

另外,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,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,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。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。

气管炎

立冬时节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,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,且适应性差,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,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、迁延不愈的特点,积极配合治疗。

立冬时节正值初冬,此时草枯叶落,空气中过敏源较多,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,故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,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,并要改善居室环境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
肠胃炎症

立冬时节病菌繁殖快,食物易腐败,是细菌性食物中毒、细菌性痢疾、大肠杆菌肠炎、冰箱性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,同时立冬时节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。如果防护不当,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,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症,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。

防止腹部受凉是预防胃肠炎的重要措施。还要加强锻炼,注意饮食调养,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、软、淡、素、鲜为宜,做到少吃多餐,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,以利于消化吸收,减轻胃肠负担,并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,同时,注意劳逸结合,防止劳累过度。

立冬进补宜吃养生事宜

一、养精蓄锐重在“闭藏”

冬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,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,尤其要注意保养。中医典籍《黄帝内经》有详细记载:“冬三月,此为闭藏。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这段话阐述了冬季生活起居及精神调摄的原则。

二、生活起居

强调在生机潜伏、万物闭藏的冬季里,要养精蓄锐,使阳气内藏。具体的方法是“早睡晚起”,以保证充足的睡眠,并注意身体的保暖,以免阳气外泄。所以,提醒平时习惯早起外出运动的老年朋友,在隆冬季节里,应待阳光出现,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,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受寒,或发生高血压、中风、冠心病发作等意外。

三、精神调摄

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,避免烦扰妄动,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。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明确指出:“神疲心易役,气弱病相侵。”冬季调养精神,除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外,积极适宜的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做操、打拳;或是养花种草、节假日结伴郊游、爬山等,也会让人精神愉悦,身心健康。

四、冬令进补三春打虎

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。中医云:“万物皆生于春,长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,人亦应之。”古人认为,冬三月是“生机潜伏、阳气内藏”的季节,应讲究“养藏之道”。也就是说,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、积蓄的最佳时机。冬天人们食欲大增,脾胃运化转旺,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。事实证明,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,还能增强体质。

(一)抓紧进补时间

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?有三种说法: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;二是在冬至前后;三是三九天。

有关专家认为,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。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《易经》中有“冬至阳生”的说法。具体地说,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,阴极阳生,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,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。

当然,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,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;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,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。因此,民间早就有“夏补三伏,冬补三九”的说法。

(二)把握进补原则

需要提醒的是,进补前要先辨明体质的“寒热”属性,再选择适当的中药材。“寒性”体质者适合“热补”,如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熟地、冬虫夏草等;“虚热”体质者适合“平补”,如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百合、银耳等。而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痛风症等患者不宜进补,这类患者体质多属热性,进补于病情不利;肠胃机能不好的人,也要先把肠胃功能调节好再进补,否则不但不吸收,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。

22350